淮安洪泽湖渔鼓
2020-12-21 19:07:23      阅读:1044 分享到:

        洪泽湖渔鼓又名端鼓舞,江苏省洪泽县、泗洪县传统民间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洪泽湖渔鼓是旧时神汉神坛祈祷时,在特定的区域内进行说唱与舞蹈的一种舞蹈形式。始于唐代,起源于宿迁市泗洪县境内的穆墩岛及洪泽湖一带。洪泽湖渔鼓在表演中有音乐,舞蹈及说唱,是一种综合性文化艺术,呈现了鲜明的当地文化特色。代表作有《张郎休妻》《刘文龙赶考》等  。

        2006年、2007年、2009年,洪泽湖渔鼓分别被泗洪县人民政府、宿迁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1月11日,洪泽湖渔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115。

历史渊源

        洪泽湖渔鼓是旧时神汉神坛祈祷时,在特定的区域内进行说唱与舞蹈的一种舞蹈形式。始于唐代,起源于宿迁市泗洪县境内的穆墩岛及洪泽湖一带。

        对于洪泽湖渔鼓的渊源,其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该舞源于满族人的风俗,即跳神。伴随民间南北文化交流传至该区域。另一种是当地有关家谱“端鼓起于唐”的记载,主要是记载当年唐王为了超度世上无主的冤魂,在当地举行水陆大会时候,将渔民制作的单面鼓,端手上进行敲打,且一边敲打一边舞蹈,由此形成洪泽湖渔鼓。

        明末清初时期,洪泽湖渔鼓形成鼎盛。

        清末民国时期,随着渔鼓在洪泽湖的繁荣,这时的传承方式打破了之前的家族继承制体系,出现了收外徒的现象。当时在洪泽湖区域,有100多个洪泽湖渔鼓班活跃,参与人数达千人,还出现了专门的民间艺人与制作艺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洪泽湖渔鼓真正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洪泽湖渔鼓主要由专业的文化工作者进行挖掘,在保留民间特色基础上,融入了民间舞蹈的特点。

        1878年改革开放以后,洪泽湖渔鼓表演形式与唱腔得到了不断升华,这一时期的传承主要以文艺表演形式,并且一直延续至21世纪 。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洪泽湖渔鼓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按照设定的项目进行,程序要严格庄重,且将连接的两只大船作为舞台,多在湖面上进行,观众在自家船上进行观看。背景上悬挂神像,并有刻纸的图案进行装饰。表演者要穿着华丽,左手持鼓,右手用细竹签进行敲击,按照鼓的节奏进行踏步,身体随船进行移动。在表演中有音乐,舞蹈及说唱  。

        舞蹈动作:

        洪泽湖渔鼓的动作有武术、杂技,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舞蹈动作别致,步伐独特,有商羊腿、剪子步、双驾云、穿花、走圆场、走灯等。模拟的劳动动作有撒网、拆网、收网等  。

        舞蹈道具:

        洪泽湖渔鼓最重要的道具为渔鼓,又称端鼓,形似葵扇圆形,以铁环形框架蒙上一层羊皮,也可以用狗皮或鱼皮制成,鼓上有柄,柄长17公分左右,柄尾有一类似圆形或棱形铁环,环周有三个铁环,每环再串系三个小铁环,或铜环。演奏时,随表演者的动作和音响效果的需要,摇动渔鼓,则鼓声咚咚,环声铛铛。鼓键,又叫鼓鞭,以40公分以上的竹篾为之,键端下部稍作粗凸  。

传承保护

        传承意义:

        洪泽湖渔鼓承载了湖区渔民生产生活的技艺,保留和传承了湖区面临失传的民间风俗和艺术,记录了湖区许多的文化信息,反映了湖区历史文化的进程,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代湖区渔民的审美取向,其演变过程见证了洪泽湖湖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程 。

        传承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洪泽湖渔鼓老艺人为数不多,且大都年龄居高,加上年轻人有自身的追求,不愿意在学习洪泽湖渔鼓,洪泽湖渔鼓传承面临断代的可能。另外,加上渔民生活居住不固定,集中排练比较困难,不利于洪泽湖渔鼓艺术的长期传承。传承人方面,只有一部分专业从事洪泽湖渔鼓演出职业,有些是兴趣所致,其本身有其他的工作,偶尔会参加演出。

        传播方面,洪泽湖渔鼓表演多集中在地方性的表演中,主要是节日表演。而渔鼓本身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表演的空间,在当下的艺术表演形式中,洪泽湖渔鼓的吸引力不足,导致其市场发展并不广阔,相关实施保护者在工作上有些力不从心  。

        保护措施:

        2015年1月,为扎实做好洪泽湖渔鼓的传承保护工作,泗洪县文广新局按照国家非遗法要求,指导项目保护单位、所在乡镇及其传承人加大对洪泽湖渔鼓原始曲目、舞蹈、图片资料等进行搜集整理,筹建资料档案,并对所有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使传承保护工作方法日趋完善;同年,泗洪县人民政府共向上级申请到55万的洪泽湖渔鼓专项保护资金,并严格监管保护单位全部用于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而对于传承人经费补助问题,文化部和文化厅也有专门经费用于补助传承人 。

        截至2016年,洪泽湖渔鼓在泗洪县共有两个传承基地,一个在渔民船头,一个在半城镇 。洪泽湖渔鼓传承基地通过实物、图片、音像等方式,全面展示洪泽湖渔鼓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以及制作流程、相关工具、成品等   。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站、泗洪县文化馆获得洪泽湖渔鼓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2016年6月16日,首届中国·洪泽湖渔鼓艺术节在泗洪县半城镇开幕,洪泽湖渔鼓《偃王锣鼓迎宾客》《渔鼓飘香》拉开了文艺演出序幕。

        荣誉表彰:

        2017年,由洪泽区大湖霞光艺术团组队的洪泽湖渔鼓舞表演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演出大奖赛中获得铜奖。

        2019年12月15日,由南京艺术学院塞尔维亚籍留学生叶琳娜领衔表演的女子舞蹈《洪泽湖渔鼓》在2019“同乐江苏”大运河非遗分享荟成果总结活动中获得“同乐江苏”创意奖 。

 
Copyright 2012-2020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江苏迅腾时代网络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