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工鼓锣
2020-12-21 19:11:07      阅读:1103 分享到:

工鼓锣又称“工锣鼓”、“淮海锣鼓”,还有人称其为“锣鼓书”,是苏北地区主要曲艺形式之一,主要分布在淮安以及宿迁、连云港、徐州、盐城等地。

相传工鼓锣的创制者是清朝嘉庆年间涟水县高沟镇的一位名叫汪宗坤的盲艺人。此人少年时弹得一手好琵琶,以脚踩牵线打板(高沟镇的人们当时称它为“丝弦带板”)为其奏乐,经常在高沟镇的茶馆、酒楼以卖唱为生。他后来尝试用水车上作醒神和计数用的田头乐器工鼓和小锣作为自己的伴奏乐器,表现形式以说唱为主,表演内容从民间小调转入到演唱大版书。这种新型的表演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热捧,慕名登门求教者甚多。汪宗坤开门授徒,门生遍及淮阴、沭阳、涟水、灌南、响水等县,从此工鼓锣就在以涟水为中心的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盐城等淮海地区广泛传播开来。

工鼓锣多为一个人表演,先是站立,后改为坐唱。演唱时,伴奏乐器为一套特制的小鼓和手锣,小鼓上下蒙牛皮,鼓肚间两个小铁环分挂两边,手锣形若茶盘,艺人右手持鼓槌击鼓,左手虎口间挂着手锣,食、中指与拇指夹锣槌,击打节奏。

工鼓锣的说白可分“腰白”、“私白”和“公白”三种,腰白是艺人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故事发展,私白是艺人以第一人称模仿书中人物的讲话,公白是同时交替模仿书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的对话。在刻画人物上,工鼓锣艺人还运用手、眼、身、步、神来表现喜怒哀乐,并常用手中的锣鼓当道具。艺人说表时,又有“大口书”和“小口书”之分:大口书不紧不慢,说表自如,多用于抒情、叙事、回忆等场面;小口书一句接一句,多用于行军、战场或争吵等场合。为吸引听众,艺人演唱时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技巧,主要有“埋关子”、“放水词”、“演口技”、“耍锣鼓”等。工鼓锣的唱词有三字赞、四字赞、五字赞、七字排和十字唱等五种形式。

工鼓锣的演唱曲目丰富,至今传承演唱的工鼓锣有本无本、长短篇的曲目达数百部。涟水县现存的曲目就有96部,最长的一部《小金山打擂》可连续演唱30场。无本曲目中以《小金山打擂》、《五花图》、《大西洋》等最为精彩,有本曲目如《叙汉》、《八美图》、《杨家将》等经过艺人不断加工,在艺术感染力上更有其独到之处。

工鼓锣从汪宗坤到现在,已传承了200余年,汪氏传人已有十代人,目前工鼓锣在涟水的代表性传承人有刘寿同、陈志云。陈志云一人口头传承的传统曲目有100余万字。

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工鼓锣的演出市场和演出队伍日渐萎缩。据统计,涟水县原有工鼓锣演出艺人90多人,现在仍在演唱的只有约50人。演唱人员普遍老化,最小的年龄也已40多岁。为了保护和传承工鼓锣,涟水县文化部门对工鼓锣的曲目、传承人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对民间艺人的演出进行了录音、录像,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加以保存。同时,组织人员开展工鼓锣艺术研讨,为工鼓锣艺人提供演出场地,面向全市举办工鼓锣艺术传承和保护培训班,特邀老艺人现场指导、传授技艺。县文化馆还鼓励民间艺人创作工鼓锣新曲目。他们以多种措施,力求促进工鼓锣的传承与发展。

 
Copyright 2012-2020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江苏迅腾时代网络有限公司